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四十一)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寻迹队”

来源:管理学院 时间:23-07-27 21:00:40浏览:

为弘扬河南红色文化,传承河南红色精神,了解河南家乡红色文化的多面性,让组员树立正确的历史文化观,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自信心。7月28日,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寻迹队”开展了文化宣传项目“寻访红色遗迹,探忆峥嵘岁月”,团队成员分小组分别前往河南驻马店的杨靖宇纪念馆、宝丰县烈士陵园、郑州的碧沙岗公园和红色村子皂角树村多地,对河南各个时期的红色遗迹一一探访,切身感受河南红色文化的魅力。

上午8时,团队成员集合出发前往各小组目的地,对底蕴深厚的河南文化和传承千年的历史遗迹进行深入地了解和探寻。队员们深知家乡历史文化悠久,家乡河南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发源地,中国历史是以河南为中心不断发展演变,从夏商周三代到隋唐宋,河南参与了中国大部分的历史进程,在红色文化上亦是如此。在如此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这片热土上诞生了数不尽的奇珍异宝,保留了前辈们在历史上的伟绩。

随后,队员们按各小组计划分别前往各处红色遗迹进行探访。在杨靖宇纪念馆,聆听着杨靖宇将军的故事,含泪在将军遗体前鞠躬、默哀,眼前闪现出当年东北密林抗日营地,饥寒交迫的杨靖宇将军与日伪军殊死搏斗的惨烈景象,耳畔呼啸着风声、枪声和威慑敌胆的怒吼声。70多年过去了,当年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留在历史的深处,许多细节已鲜为人知。然而,将军殉国时凛然不屈的精神,却使我们仿佛跨越烽烟弥漫的历史,与英雄在精神上相逢。风雨沧桑,岁月如磐,记者在将军事迹展览厅前久久驻足。逝者已逝,但将军捍卫民族尊严、保家卫国的精神不灭,将军艰苦卓绝、甘洒沙场的气节永存。

在宝丰县烈士陵园,队员们了解到了以下内容。宝丰县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位于县城君文路与解放路交叉口,修建于1958年。陵园内安放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抗美援朝及社会主义建设等时期的275名英烈。革命纪念馆馆藏的历史资料,反映了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宝丰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每年接待来园瞻仰烈士、参观革命纪念馆的社会各界人士达6万余人次。每逢清明、“七一”、“八一”、“9·30公祭日”等重要节日,宝丰县烈士陵园的纪念和祭奠英烈活动不断。在宝丰县烈士陵园,队员们聆听到了众多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了解到宝丰县烈士陵园在全市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红色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我们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碧沙岗公园,是郑州市区历史最悠久的公园,它保留了北伐革命战争的完整印记,是全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北伐战争主题纪念公园。从北门进入碧沙岗公园,首先便可以看到公园的标志性纪念文物--北伐军阵亡将士纪念碑,借以展 伐将一矢志报国、冲破险阳的英雄气概。公园内还设有英烈谱,介绍了包括李大钊、焦裕禄在内,九位曾经生活在中原大地共产党人的红色感人故事,帮助游人从历史镌刻的印记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除此之外,在公园内还能看到三民主义亭,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等红色建筑,用以展现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取得的辉煌胜利。在碧沙岗公园,队员们见识到了红色精神的另一番色彩,对其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商酒务镇皂角树村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原军区司令部、中原野战军司令部旧址,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居住长达半年之久,他们艰苦朴素的作风、不怕牺牲的精神深深地激励着皂角树村干部群众。队员们不仅聆听到了村子的红色事迹,也了解到了村子近几年来的飞速发展。多年来,皂角树人秉承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与脱贫攻坚、环境保护、乡风文明、乡村振兴等工作紧密结合,努力把皂角树村打造成为“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的“四美”新村。红色精神早已融入皂角树人的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也从无形变作有形。该村成立了皂角树革命老区剧团,建成了戏曲小院,使剧团演出、文化传承有了阵地。皂角树村坚持把乡风文明建设贯穿到全过程,该村通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退伍军人、人居环境贡献、好婆子、好媳妇等评选活动,汇聚起向上、向善的良好风尚。岁月更迭,改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精神。

参观学习中,青春与信仰交织碰撞,学员们进一步筑牢了理想信念的基石,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以更加饱满的学习热情、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答好“时代之问”,在新的长征路上不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管理学院 撰稿 陈培娟 易婷 审稿 方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