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引导青年学子在历史实践中筑牢理想信念。7月,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勿忘历史.青年前行”团队奔赴哈尔滨731部队遗址及周边社区,开展 “三下乡”社会实践。该项目以“调研-教育-传播”三位一体模式创新红色教育形式,助力“铭记历史、警示未来”的精神传承。
实践队前期通过文献查阅、专家访谈,深入了解731部队遗址承载的沉重历史,发现部分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对这段历史的认知停留在浅层,红色教育的深度传承与创新传播需求迫切。队员们整合历史、新媒体等多学科知识,多次研讨打磨“调研 - 教育 - 传播”一体化方案,提前演练情景剧、调试VR设备,力求让历史“活”起来,让爱国情怀“传”下去。
抵达731部队遗址后,实践队联合专业讲解员,走进罪证陈列馆。队员们分组梳理历史脉络,对细菌实验、活体解剖等罪证资料,逐份开展学术考证,通过网络检索国内外史学研究成果、咨询高校历史系专家,反复核对细节,确保历史真相精准呈现 。在陈列馆内,队员们还充当“临时导览”,为参观群众补充讲解背后的故事,看到一位老人眼含热泪聆听,队员们更坚定了传递历史、唤醒家国情怀的决心。
教育实践环节,创新打造的“历史记忆工坊”全面启动。遗址现场教学中,队员与讲解员并肩,带着参观者走过每一处遗址,讲述731部队暴行背后,同胞们的血泪抗争;社区情景剧展演时,队员们身着旧时代服饰,将历史故事改编成话剧,生动呈现受难者遭遇,台下观众时而攥紧拳头、时而默默抹泪,沉浸式体验触动心灵;互动展览区,老照片、旧物件搭配队员的解说,吸引青少年驻足探究;VR 技术体验里,逼真还原的实验室、营房场景,让体验者直观感受历史沉重,筑牢爱国思想根基 。在周边学校开展活动时,学生们围在队员身边追问“后来呢”,眼神里满是对历史的好奇与对先辈的敬意。
传播推广阶段,实践队发挥新媒体专长。队员们白天整理调研素材、拍摄遗址画面,夜晚在住宿地剪辑制作,将历史故事浓缩成系列微纪录片,用动画形式科普731部队历史真相。在短视频平台发布后,搭配“以青春视角,回望历史伤痛”的文案,吸引众多网友关注,播放量迅速攀升。有网友留言“感谢你们让更多人知道这段历史”,还有家长私信表示,孩子看完后主动追问历史知识,红色教育借由新媒体突破地域限制,走向更广泛群体。
此次实践,队员们将专业所学与爱国教育深度融合,在历史挖掘中敬畏真相,在教育传播中凝聚力量。未来,团队计划持续深耕,与遗址管理处建立长期合作,定期开展红色教育活动;还将开发历史教育校本课程,走进更多学校,让更多人铭记历史、勇担使命,以青春行动为爱国主义教育注入新活力,让红色基因在时代熠熠生辉。
(管理学院 文/王欣 苗俊伶 摄影/李明菲 审校/曹启娥 审核/李国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