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暑期“三下乡”】管理学院社会实践简报(七十五)|“绿色净环”

来源: 时间:25-08-17 22:50:42浏览:

为积极响应国家环境保护号召,切实增强青年学生生态环保意识7月20日至8月25日,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绿色净环”实践小队深入农村地区,开展了以“践行环保行动,守护绿色家园”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以多形式、全方位的行动,将环保理念播撒在乡村大地,用青春力量为生态保护注入活力。

实践小队分成两组,针对农村实际场景精准发力,让环保知识触达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在村民聚集的村委会周边,第一组队员化身“环保宣传员”,将精心设计的环保知识进行宣传。环保内容紧扣农村生活实际,用视频形式讲解垃圾分类“干湿要分开,有害单独放”、节水节电“淘米水浇花,人走灯必灭”等实用技巧。

小队还在村民活动区域举办了多场唠嗑会从“为啥要垃圾分类”“怎样节水更划算”等接地气的话题切入,现场演示废旧电池回收方法、讲解农药包装处理规范。唠嗑中,村民们热情高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中,环保理念悄悄融入日常。

与此同时,第二组队员沿着农村大路开展流动宣传。他们携带着视频资源,在村口小卖部、田间休息点等场所,播放精心挑选的环保短视频:既有“自行车代替摩托车,低碳出行身体好”的绿色出行案例,也有“废纸箱变收纳盒,旧衣物改抹布”的资源回收小妙招。视频里生动的画面、通俗的讲解,让村民们看得津津有味。

除了理念宣传,小队更注重用实际行动改善村庄环境。在村庄的草丛、河道旁,队员们化身“环境清洁员”,手持夹子、垃圾袋、手套等工具,开展垃圾清理专项行动

夏日的阳光下,队员们分工协作:有的弯腰在草丛中捡拾隐藏的塑料瓶、食品包装袋,有的蹚着浅水区打捞漂浮的农药瓶、泡沫板,有的则负责将垃圾分类打包、集中清运。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浸湿了队服,手上磨出了红印,但没人停下脚步。经过连续几天的清理,曾经散落垃圾的草丛变得整洁,河道水面也恢复了清澈。

清理行动后,队员们还在河道沿岸、田埂路口竖起了自制的环保标语牌。“溪水潺潺映蓝天,垃圾不扔记心间”“草丛里的垃圾,是大地的伤疤”等朴实话语,配上队员手绘的笑脸图案,既醒目又亲切,时刻提醒村民“守护家园,从不乱扔垃圾做起”。

实践结束后,队员们召开了总结会,字里行间满是收获与感悟。“以前觉得环保是大事,这次才发现,村民们随手捡起一个塑料袋、重复利用一个洗菜盆,都是在为生态出力。”队员王同学的话引起大家共鸣。大家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从来不是孤立的行动,而是需要全民参与的“接力赛”,只有每个人的环保意识都“在线”,生态改善才能真正落地生根。

此次实践中,“绿色净环”小队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传递信念村庄的环境变美了,村民的环保意识提升了,队员们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也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未来,小队成员将继续以青春之名关注生态议题,通过线上分享、校园宣讲等方式,带动更多人加入环保行列,让“守护绿色家园”成为深入人心的社会新风尚。

(管理学院 /李文博 王晴 摄影/韩博文 审校/曹启娥 审核/李国仓 )